11月28日-11月29日,首届GES未来教育大会(以下简称“GES大会”)在北京举行,30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科技创新推动教育进步”这一主题,多维度探讨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GES大会的主办方之一,好未来在“教育+科技”领域探索与创新的分享成为此次峰会一大亮点。

从“互联网+教育”到“AI+教育”

11月29日上午,在GES大会上,斯坦福大学-好未来联合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好未来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杨松帆表示,好未来目前探索的方向包含了输入图像、语音、语音理解、机器学习等方面,未来,在语义识别、人机交互等方面将与斯坦福大学一起做大量探索,并将其运用到线上、线下的教学之中。

这只是好未来在“AI+教育”领域的实践之一。从ITS(智能教学系统)和IPS(智能练习系统)到魔镜系统(表情识别技术),好未来正从“互联网+教育”逐步过渡到“AI+教育”时代。

近几个月密集推出的一系列举措,表明了好未来对“AI+教育”探索的决心,及对科技赋能教育的信心:7月,好未来旗下学而思全面升级,其中之一就是依托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科技辅助个性化教学,推广创新型教研产品ITS/IPS、双师课堂、云学习等。8月,好未来宣布组建AI Lab推动人工智能发展。10月,好未来与清华大学达成合作,旗下AI Lab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共同建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好未来智能教育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携手共建智慧课堂。

AI+大数据可以赋能老师,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不仅大幅提升人效,个性化也得以实现。在GES大会上,好未来总裁白云峰就以魔镜系统为例,展示了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关注课堂中每个学生获取和吸收知识的程度。

借科技之力促教育均衡、普惠

“技术的进步是最好的解决教育普惠问题的方法”,在GES大会第一天的主题演讲中,好未来总裁白云峰发表了他对未来中国教育的思考。当日,由好未来公立教育产品及服务事业群打造的英语分级阅读系统“雪地阅读”也正式对外发布。据悉,“雪地阅读”前身“好未来分级阅读”自今年3月份上线以来,已被中国国内100多所公立学校使用。

随着“教育+科技”新业态的建立,行业开放整合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好未来切入公立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域,进一步推动公立学校与社会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同时其教学产品也以公益的方式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直接助力教育的均衡和普惠。

据悉,从去年专门成立好未来公立教育产品及服务事业群(PSG)以来,好未来面向公立校市场推出多款重磅教学产品,除英语分级阅读外,教学云平台、双师课堂、智慧家长课堂等一系列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和课外等多个环节的产品和服务也早已普及。

与此同时,好未来运用科技互联网思维,探索、解决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致力于输送K12领域优质的教育资源来提升当地教育质量。其间,从输送课程及产品到搭建公益平台再到合作建立公益基金会,好未来正将目标逐一付诸实践。

2016年,好未来“同一课堂”项目通过直播技术和“双师课堂”将课程及产品搬进四川、甘肃的8所乡村小学;2017年1月,好未来“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上线,为资源匮乏地区提供优质在线课程和教学产品,开放直播及学习平台;在刚刚结束的GES大会闭幕式上,好未来又与新东方宣布联合成立“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合力把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输送到中国农村和边远地区。

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透露,这一基金会未来将成为一个开放的公益平台,欢迎教育同仁加入,共同打造行业的新型教育公益生态。“用科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也正是张邦鑫和好未来所期待的。

关键词:基础教育

学习力思考力未来更重要

●白云峰 好未来集团总裁

白云峰认为,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力”格外有价值,分别为学习力、思考力和知识力。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知识力上全球领先,但未来,知识力将有很大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而学习力、思考力才是未来学习的核心价值。学习力是指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和探究能力,思考力是指抽象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思辨性思维,这些能力、思维可能是未来指导中国基础教育、学生培养模型的方向。

白云峰对中国教育的思考是:一方面,教育的变革要走在产业变革的前面;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是最好的解决教育普惠问题的方式。

■ 嘉宾观点

人工智能和科技到底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变化、科技进步如何为教育赋能等是本届GES教育大会上,参会嘉宾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为期两天的峰会中,来自全球政商界、教育科技界的数位专家学者,以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特别对话等形式,围绕科技推动教育进步、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与个性化学习、科技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等话题,多维度探讨了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记者节选并整理了以下嘉宾观点。

关键词:技术革新

科技为脑解放提供新机遇

●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认为,研究学习者脑活动规律的脑科学与技术,对理解学习者,以及将其他研究成果更好地用于教育、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对脑智规律的研究也已成为各国战略部署的内容。

董奇透露,投入巨资的“中国脑计划”即将启动,该计划将回应国家在三个方面的重大需求:1.认知相关的脑疾病障碍整治。2.儿童青少年脑智的开发。3.类脑计算和大家关注的脑机智能技术。

董奇认为,在科技创造的新教育生态下,AR、VR、人工智能为孩子大脑的解放、发展提供了机遇,这方面的研究不仅需要政府、大学、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更需要将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到教育教学中,让老师、家长以及孩子本人关注脑科学知识。

关键词:未来学校

现代学校将是全球化学校

●Chris Whittle(魏克礼)

Whittle School and Studios

首席执行官

魏克礼提到,现代学校将是全球化学校,彼此之间互动连接,更多关注个人而不是群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使家长及学生的需求得到一站式满足。现代学校通过技术手段为更多学生服务,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提供优质教育。

魏克礼解释说,首先,现代学校将不再局限于当地的环境,而是一个全球的系统,它将会教授更多的语言,让学生能够了解多元文化;其次,学校会更关注个体,帮助学生找到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并有针对性地教授知识。

虽然现代学校将会更多地使用计算机和现代技术,但老师永远不会被替代,他们将更多发挥激励、指导、管理的作用。同时,现代学校也将更好地利用资本和融资来实现学校的教学宗旨和目标。

关键词:高等教育

注重判断力辩证思维培养

●Ben Nelson Minerva大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en Nelson认为,大学的本质是让学生能够对未来进行辩证性的思维和判断。学生不仅要能够做正确的判断,还要能够做出创新性的决定,并了解哪些创新是有必要的。

Ben Nelson表示,课程系统应该允许学生在情景环境和案例分析中不断学习,通过不同的场景验证,让概念固化和印证在脑子里,以便他们自动使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概念。

此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也要与培养关键性思维的能力相匹配。Ben Nelson强调完全沉浸式和主动性的学习,他表示,基于经验积累和文献研究,学生沉浸性、主动性程度越高,学习效率也越高。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